周莊是全國首批5A級旅游景區(qū)、全球十大最美小鎮(zhèn)。14座建于元、明、清各代的古橋,800多戶原住民依河筑屋,80萬平米明清建筑,一派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xiāng)風韻。江南水鄉(xiāng)古鎮(zhèn),可以在古戲臺賞昆曲、聽評彈;可以在貞豐街逛老茶館、老店鋪,參與打鐵、做磚瓦、釀酒等傳統(tǒng)民間工藝制作,聽幾百年來老百姓流傳下來的關于巨富沈萬三“聚寶盆”與“富可敵國”的神奇故事;可以體驗裝糕、打田財、挑花籃、打蓮廂等傳統(tǒng)民俗;還可以在春節(jié)、清明、端午、中秋等傳統(tǒng)節(jié)日參與體驗“到周莊過大年”、祭沈萬三、水鄉(xiāng)快船比賽、齋月宮等精心籌備的系列特色節(jié)慶活動。入夜,體驗夜?jié)O、夜戲、夜畫、夜囍、夜宴、夜禪、夜月、夜泊八大特色夜周莊產(chǎn)品。
周莊位于蘇州昆山市,依河成街,橋街相連,是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有“中國第一水鄉(xiāng)”之譽,是江南六大古鎮(zhèn)之一,也是國家首批5A級景區(qū),其歷史悠久,有獨特的人文景觀,是中國水鄉(xiāng)文化和吳地方文化的瑰寶。
沈廳原名敬業(yè)堂,清末改為松茂堂,由沈萬三后裔沈本仁于清乾隆七年建成。?位于周莊富安橋東堍南側的南市街上,坐東朝西,七進五門樓,大小房屋共有一百多間。?沈廳是周莊代表景點,建筑富有大戶人家風格,環(huán)境古色古香,松茂堂是主要看點。
富安橋是周莊最古老的橋,建于元朝,后由沈萬三之弟沈萬四出資重建,改名富安橋。?江南水鄉(xiāng)僅存的立體型橋樓合壁建筑,橋樓臨波拔起,遙遙相對,氣勢非凡。?當?shù)厝擞幸环N說法在富安橋上走三遍會事業(yè)有成,據(jù)說朱镕基總理走了三回富安橋才走馬上任的。
張廳原名怡順堂,建于明代,清初轉讓張姓,改為玉燕堂,俗稱張廳。這里歷經(jīng)五百多年滄桑,堅實的石柱,細膩精良的雕飾,仍不難看出張廳昔日的風采。大廳軒敞明亮,庭柱下為罕見的木鼓墩,是明代建筑的明顯標志。張廳的后院,是—個閑靜素潔的小花園,四周圍擁著粉墻黛瓦的民居。
雙橋是由世德橋和永安橋組成的,建于明代,兩橋相連,樣子很像古代的鑰匙,又稱鑰匙橋。?這里的特殊意義在于,通過湖面的倒影與橋本身形成了一個標準的圓,很有特色。?雙橋最能體現(xiàn)古鎮(zhèn)的神韻,陳逸飛就以雙橋為背景,創(chuàng)作了題名為《故鄉(xiāng)的回憶》的油畫。?雖然這里商業(yè)開發(fā)嚴重,人很多,但是江南的流水和古老的建筑還是保留下來了。
澄虛道院,建于宋元佑年間,距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面對普慶橋,俗稱圣堂。自明代中葉以后,道院規(guī)模日趨恢宏,清乾隆時,已形成前后三進的宏大建筑,占地1500平方米,為吳中地區(qū)知名道院之一。院內(nèi)主要建筑有文昌閣、玉皇閣、圣帝閣等。
迷樓位于貞豐橋畔,原名德記酒店,整個是木質結構的,還原保留了之前的風貌。這座臨水而居的酒肆,因文人墨客品茗賦詩,“酒不醉人人自醉,風景宜人亦迷人”,得以成名。迷樓并不是很大,樓梯很窄,但是登上樓閣,看窗外重重屋檐,聽裊裊歌聲,也是不錯的一種體驗。
周莊博物館設在一幢古樸幽雅的宅樓里,原為民國初年一朱姓人家住宅。這里整個格局為前廳后堂,東西成梯形式,主要展示了民間的生活用具、農(nóng)具等。館內(nèi)也有現(xiàn)代著名藝術家們的畫、攝影、工藝美術作品,展示了“中國第一水鄉(xiāng)”周莊的濃濃鄉(xiāng)情。博物館到處都是周莊的歷史,是了解周莊的好地方。
全福講寺始建于宋元佑元年,是里人周迪功郎舍宅為寺。寺廟建于湖上,是周莊古八景之一,可惜毀于浩劫,近年重新修建。
這里空遠疏闊,與南湖相接,加之游人稀少,頗為清凈,偶爾有游人敲擊的鐘聲,還真有些禪定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