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小食心蟲和桃蛀螟是桃、梨、杏等果樹上的主要害蟲,以初孵幼蟲鉆蛀為害,桃和梨混栽或毗鄰的果園受害更重。由于害蟲發生地區性差異大,請各區鎮加強監測,密切關注發生動態,科學指導綠色防控工作,保障果品生產安全。
一、發生情況
1、梨小食心蟲。中等偏重發生,據本站系統監測,第二代梨小食心蟲成蟲已進入盛發期,6月6日~7月4日平均單板累計成蟲量145.3頭,較去年同期增加79頭,7月4日調查桃樹折梢率為10%。
2、桃蛀螟。偏輕發生,第一代桃蛀螟成蟲已進入盛發期,6月6日~7月4日平均單板累計成蟲量1.7頭,較去年同期減少5頭。
二、綠色防控技術
新建果園不要多種果樹混栽,尤其是桃樹和梨樹。優先采用害蟲性迷向、性誘殺等防控技術,并通過監測成蟲發生情況,抓住防治適期科學開展化學防治,及時控制害蟲發生危害,減少損失。
1、農業措施
要及時剪除蟲梢,摘除蟲果,殺滅鉆蛀幼蟲。
2、理化誘控
2.1性信息素迷向
防治梨小食心蟲,在30畝以上連片種植的果園可推廣應用迷向技術,可干擾雌雄蟲交配、減少下一代蟲量。從越冬代成蟲羽化前至9月底止,每畝懸掛30-40根迷向絲(條),懸掛位置在樹干離地面2/3處。前期沒有應用的果園可懸掛迷向產品。
2.2性誘劑誘殺
果園每畝懸掛3-5個性誘劑誘捕器,在蟲量較低時可以誘殺雄蟲,減少蟲量基數。
2.3食誘劑誘殺
可配制糖醋液誘殺成蟲。
2.4果實套袋
應用果實套袋進行物理阻隔,已經套袋的果園,檢查有無袋口松開,注意袋口綁緊,防止幼蟲從袋口鉆入袋內為害果實。
3、科學用藥
鉆蛀性害蟲一旦鉆入嫩梢或果實則較難防治,因此各地要結合成蟲性誘監測情況,抓住成蟲高峰后5-7天關鍵時期開展化學防治。根據發生情況,確需防治的可選用25克/升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500~4000倍液、7%氯蟲苯·溴氰懸浮劑3000~50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10000~20000倍液、32000IU/毫克蘇云金桿菌可濕性粉劑400~800倍液等進行防治。
三、注意事項
1、選擇晴好天氣進行施藥,注意生物藥劑不要與其他化學殺菌劑混用。
2、要嚴格掌握安全間隔期,按照農藥標簽標注的使用范圍、使用方法和劑量、使用技術要求和注意事項使用農藥,堅持藥劑的輪換使用。
3、三品”認證基地應嚴格按照產品技術操作規程進行防治。
4、做好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工作,保障農業生態環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