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正是蔬菜各種病蟲為害時期,據市植保部門系統監測,菜青蟲、小菜蛾、蚜蟲、霜霉病等陸續進入危害盛期。因此,各地應認真開展監測及調查,及時指導基地和菜農開展病蟲防治工作。
一、發生情況
1、菜青蟲:據本站張浦點系統監測,5月1-13日菜粉蝶平均畝日均成蟲量為13.0頭,較去年同期相仿。蟲卵量調查:本站5月14在張浦、高新區兩鎮調查,大棚青菜有卵株率15.5%,百株卵量28.2粒,有蟲株率2.8%,百株蟲量4.3頭;露地小白菜平均有卵株率10.0%,百株卵量10粒,有蟲株率25.0%,百株蟲量45.0;露地包菜平均有蟲株率100.00%,百株蟲量972.9頭,有卵株率100.00%,百株卵量880.0粒。隨著氣溫持續上升,田間蟲、卵量將不斷上升,發生程度中等偏重。
2、小菜蛾:據本站性誘點觀察,成蟲始見期較去年略晚。張浦性誘點4月13日-5月13日,平均單盆累計誘蛾305頭,僅是去年同期的一半,列近5年第五位。本站5月14日在張浦、高新區兩鎮調查,露地包菜平均有蟲株率65.7%,百株蟲量172.9頭,有蛹株率14.3%,百株蛹量14.3個;大棚小青菜平均有蟲株率16.7%,百株蟲量26.7頭。隨著氣溫的上升,田間蟲、卵量將不斷增多,發生程度中等。
3、蚜蟲:據本站5月14日在張浦、高新區調查,露天包菜平均有蟲株率100.0%,百株蟲量4483.5頭;露天小青菜平均有蟲株率100.0%,百株蟲量13470.0,大棚小青菜有蟲株率29.2%,百株蟲量1026.4頭,發生程度偏重。
4、霜霉病:據本站5月14日調查,大棚黃瓜病棚率100.0%,病株率100.0%,平均病株率、病葉率為100.0%、35.2%。
二、防治意見
1、農業防治:結合農事操作在蔬菜收獲后及時翻耕滅茬,防止殘存蟲源在收獲后的殘葉上繁殖,減少田間蟲口基數。
2、理化防控:在十字花科蔬菜田塊懸掛黃板誘有翅蚜,設施大棚蔬菜定植前,安裝40-60目防蟲網,阻斷蚜蟲等害蟲侵入。
3、生物防治:人工釋放生物天敵。在害蟲發生初期,釋放食蚜癭蚊、食蚜蠅、瓢蟲等防治蚜蟲。
4、藥劑防治:小菜蛾、菜青蟲于卵孵高峰至低齡幼蟲盛發期防治,以后視蟲情及生產情況間隔6-8天再防治1次,藥劑可交替選用6%乙基多殺菌素懸浮劑或5%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或2.5%多殺霉素懸浮劑或15%茚蟲威懸浮劑或1.5%苦參堿可溶液劑噴霧防治;蚜蟲防治可交替選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或5%除蟲菊素乳油或20%啶蟲脒可溶液劑或10%烯啶蟲胺可溶液劑均勻噴霧防治,根據田間蟲情,間隔5-7天再防1次。霜霉病防治在發病前可選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或8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噴施進行保護,發病初期可交替選用64%噁霜·錳鋅可濕性粉劑或72%霜脲·錳鋅可濕性粉劑或70%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或25%嘧菌酯懸浮劑噴霧防治,如果發生偏重,隔7-10天再防1次。
三、注意事項
1、積極推廣應用蔬菜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優先采用農業、物理、生物防控措施,同時要做好藥劑的交替使用。
2、“三品”認證基地應嚴格按照產品技術操作規程進行防治。
3、嚴禁使用高毒農藥及其復配劑,嚴格按照農藥標簽說明使用,嚴格執行農藥使用安全間隔期。
4、防治結束后,須將農藥包裝廢棄物及時收回,以保障生態環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