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開花結莢期是病蟲害侵染和發生的重要時期,也是開展防治的關鍵階段。當前我市油菜大部分已進入蕾薹至初花期,據千燈農情綜合監測場監測,部分早播油菜田已進入盛花期。為此,各地要堅持“立足預防、適期用藥”防治策略,適期開展科學防治,確保在田油菜安全生長。
一、發生情況
1.菌核?。侯A計今年我市油菜菌核病偏重發生。一是田間菌源充足,田間3月初已零星查見病株。二是苗情差異大,由于秋播部分稻茬油菜播種出苗偏晚,播栽期拉長,導致油菜生育進程不齊,部分晚播油菜還未進入蕾薹期,油菜花期將持續1個月左右,苗情差異大。三是品種抗性不強,我市種植的油菜品種普遍對菌核病抗性不強。四是油菜菌核病是典型的氣候性病害,一旦開花期遇多雨天氣,將有利于病害大流行。
2.蚜蟲:據全市近期系統調查,油菜蚜蟲平均有蚜株率90%,百株蚜量1252.3頭。預計隨著氣溫上升,油菜田蚜量會迅速上升,發生程度將達大發生等級。
二、防治意見
1.防治策略:抓住適期,分類指導,立足預防,病蟲兼治。
2.農業防治:及時清溝理墑、排澇降濕,確保田間排水順暢、不留漬水,降低田間濕度,抑制菌核萌發。
3.藥劑防治:于油菜開花始盛期(主莖開花率達80%左右、一次分枝開花株率50%左右),及時開展防治,如遇連陰雨、花期持續時間長等適宜病害流行條件,隔7天左右進行第二次藥劑防治。藥劑可選用氟唑菌酰羥胺、啶酰菌胺、腐霉利等藥劑;對蚜蟲發生重的田塊,選用噻蟲嗪、吡蟲啉、吡蚜酮等藥劑;同時做好“一噴多防”,可噴施赤·吲乙·蕓苔、蕓苔素內酯、二氫卟吩鐵等植物生長調節劑,提高油菜抗病抗逆能力、助力單產提升行動。
三、注意事項
1.蜜蜂對噻蟲嗪等新煙堿類農藥高度敏感,花期慎用。
2.農藥包裝廢棄物應回收處置。
3.油菜植株大,田間郁蔽,要用足水量,確保全面噴透,藥后3小時遇雨需做好補治工作。
4.要根據油菜開花進度,分類開展防治,開花一塊用藥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