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面對外部壓力加大、內部困難增多的復雜嚴峻形勢,昆山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蘇州工作重要講話精神,在上級黨委、政府和昆山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因地制宜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重大要求,多措并舉穩增長,順勢而為促轉型,千方百計惠民生,扎實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國式現代化昆山新實踐邁出新的堅實步伐。
綜合
全市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380.1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0.81億元,增長2.6%;第二產業增加值2786.07億元,增長7.9%;第三產業增加值2563.29億元,增長4.1%。三次產業結構為0.6:51.8:47.6,第二產業占比較上年提升0.6個百分點。全年新登記注冊企業15573戶,個體工商戶34380戶。
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58.61億元,比上年增長0.4%。其中稅收收入381.18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為83.1%。
年末戶籍總人口129.46萬人,比上年增長3.0%,其中男性60.81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04萬人,出生率8.18‰,死亡人口0.53萬人,死亡率4.14‰,自然增長率4.04‰。
全年城鎮新增就業9.63萬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超2.4萬人,困難人員再就業超0.32萬人。
載體建設
成功召開昆山深化兩岸產業合作試驗區第十一次部省際聯席會議,再獲14條先行先試政策舉措。持續推進全國首創的臺資企業集團內部人民幣跨境雙向借款業務試點,202家臺企發生借放款325億元,降低企業成本近10億元。綜保區企業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企業38家,累計開票額513.7億元。創新開展真空包裝等高新技術貨物一體化布控查驗模式試點,貨物量超24.95億美元。
農林牧漁業
全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3.92億元,農林牧漁業增加值34.88億元。糧食總產量9.76萬噸,比上年增長1.3%。水稻播種面積11.88萬畝,畝產607.1公斤;小麥播種面積7.37萬畝,畝產325.3公斤。水產品總產量2.2萬噸。新建高標準農田1.8萬畝。建成陽澄湖大閘蟹產業園區等4個智慧農業生產場景,全市智能化生產點位達449個。獲評省級區域農機社會化服務中心2個。澄淀片區、陽澄湖片區入選省級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片區培育名單,18個村入選省第一批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名單,4個案例入選國家級典型案例。
工業經濟
全年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12398.42億元,比上年增長7.6%。其中,完成高新技術產業產值5377.87億元,占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43.4%。年末擁有1個千億級IT(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產業集群和12個百億級產業集群。擁有大型工業企業102家、中型工業企業289家,產值超億元企業1096家,其中十億元以上企業133家、百億元以上企業12家。全年生產電子計算機整機2170.09萬臺、移動通信手持機(手機)7768.04萬臺、液晶顯示屏1.20億片。
2024年昆山市產業集群產值分布情況
單位:億元、%
建筑業
全年資質以上總專包建筑業企業合計完成產值538.86億元,比上年下降6.3%。全市新報建工程面積698.37萬平方米,合同造價278.5億元。年末具有施工資質的企業885家;具有監理資質的企業42家,其中甲級資質26家。國家注冊監理工程師1171人。
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總額852.05億元,比上年增長2.0%。其中,工業投資280.50億元,增長4.6%;房地產開發投資397.99億元,增長12.6%。完成高新技術產業投資149.63億元,增長8.0%。完成民間投資440.27億元,增長9.7%,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為51.7%。
國內貿易
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21.80億元,比上年增長3.0%。從消費品類看,受各項促進汽車消費補貼政策拉動,新能源汽車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全年限上新能源汽車零售額34.25億元,增長34.7%;升級類消費需求加快釋放,限上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煙酒類、化妝品類等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195.0%、68.3%、17.7%。
開放經濟
全年完成進出口總額1144.9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6.1%,其中出口總額754.60億美元,增長3.8%。一般貿易進出口總額226.21億美元,增長10.3%,其中出口總額155.80億美元,增長15.7%;加工貿易進出口總額700.88億美元,增長0.5%,其中出口總額511.03億美元,增長4.2%。民營企業完成進出口總額501.69億美元,增長6.3%,占進出口總額比重43.8%,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
全年批準外資項目322個,新增注冊外資3.03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8.37億美元。新增省級外資總部和功能性機構4家,累計認定68家次江蘇省外資總部和功能性機構,位居全省同類城市首位。
運輸郵電業
開通全國首條跨省低空載客航線,完成昆山南站交通疏解改造。蘇州軌交11號線與3號線全面貫通,全年軌交11號線交通客運量5860萬人次,日均旅客16.01萬人次。全年完成公路水路客運量4809.47萬人次、貨運量3316.11萬噸。
全年完成郵政業務總量104.0億元,比上年增長25.0%。快快遞業務量11.36億件,增長30.0%;快遞業務投遞量6.49億件,增長20.0%。郵政業務總量、郵政業務收入、快遞業務收入、快遞業務投遞量均位居全省各縣市首位。
全年實現電信業務總收入46.14億元,比上年增長1.7%。年末移動電話用戶334.56萬戶,下降0.1%,其中5G用戶117.0萬戶,增長33.2%;固定寬帶互聯網用戶143.17萬戶,增長3.2%。
金融業
年末擁有銀行機構40家、非銀行金融機構1家、證券公司和營業部23家、保險機構47家。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7851.37億元,比上年下降7.8%;本外幣貸款余額7984.78億元,下降0.4%;全年完成證券交易額12346.76億元,增長28.0%;實現保費收入110.99億元,增長9.4%。
年內新增上市公司1家、新三板掛牌5家,累計上市掛牌企業147家(次)。其中,境內上市34家,境外上市(柜)15家,新三板掛牌98家(次),累計首發募集資金248.68億元、再融資160.8億元。
房地產業
全年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257.98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8.5%。房地產報建面積203.2萬平方米,下降43.0%,其中商品住宅152.5萬平方米,商業用房31.1萬平方米。存量房累計交易29309套,下降5.1%;交易面積348.2萬平方米,下降7.4%。
科技事業
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054家,有效高新技術企業達3350家。入選江蘇獨角獸和潛在獨角獸企業21家、江蘇瞪羚企業108家,入選蘇州市獨角獸培育企業22家、蘇州市瞪羚計劃入庫企業145家。新增蘇州市級創新聯合體24家、蘇州市外資研究院4家、蘇州市重點實驗室3家,獲批蘇州市首批低空技術創新中心1家、蘇州市首批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實驗室1家。啟動建設陽澄湖未來實驗室、上海交大昆山未來產業創新院。獲評2023年度江蘇省國際科技合作獎1人。新增專利授權25910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114.36件。
人才建設
舉辦昆山創業周、清華大學“昆山周”、東南大學“昆山日”、人才科創城市行等招才引智活動。年末人才資源總量56.5萬人,高層次人才總量5.82萬人,技能人才總量超38.5萬人,高技能人才總量超14萬人。全年新增各級雙創人才(團隊)250個,獲評蘇州杰出人才獎1人。蟬聯中國年度最佳引才城市。
教育事業
年末擁有各級各類學校323所,其中幼兒園172所、小學73所、初中39所(含九年一貫制學校10所)、普通高中16所(含完全中學1所、十二年一貫制學校2所)、中等職業學校4所、社區教育中心11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地方高等院校7所。學前三年教育毛入園率100%,義務教育入學率、鞏固率繼續保持100%,隨遷子女就讀義務教育公辦學校(含民辦學校購買學位)比例88.7%;三類殘疾兒童少年和貧困家庭學生義務教育入學率均為100%。高中階段毛入學率100%。中等專業學校畢業生就業率97.96%。
文體旅游
累計建成24小時自助圖書館37個、昆曲小劇場28個。全年舉辦文化活動7000場次。圓滿舉辦第九屆中國昆劇藝術節開幕式、2024年戲曲百戲(昆山)盛典等品牌活動。當代版昆曲《西廂記》獲第九屆中國昆劇藝術節“優秀劇目獎”,入選2024江蘇藝術基金大型舞臺劇和作品資助項目。微短劇《舞臺》獲2023“講好中國故事”創意傳播國際大賽二等獎。
全年新增健身步道14公里、騎行驛站3個、健身路徑130件、球類場地15片。舉辦體育賽事約2000場次。順利舉辦2024海峽兩岸(昆山)馬拉松、斯諾克大師邀請賽、ITF國際女子網球巡回賽。在全國青少年體育賽事中,昆山獲3金7銀4銅。昆山籍運動員趙杰獲巴黎奧運會女子鏈球銅牌,馮攀峰獲巴黎殘奧會乒乓球3項目金牌,實現奧運獎牌“零”的突破。
舉辦淀山湖(昆山)國際露營嘉年華、“冰咖一夏好玩昆shan”等特色文旅活動。獲評長三角高鐵旅游小城主題線路1條、蘇州市鄉村旅游精品線路3條。《只此周莊》行浸式多維空間劇獲評中國旅游研究院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投資創業范例獎、入選“長三角古鎮文旅消費新場景”。周莊入選入境游客喜愛的十個名城古鎮。歇馬橋獲評中國最具魅力鄉村度假目的地。全年累計接待游客2415.2萬人次,比上年增長6.3%。
衛生事業
年末擁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862所,其中公立三級醫院3所、公立二級醫院8所、公立一級醫院1所。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6957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6887人、注冊護士7588人。實際開放衛生機構床位數9787張。人口平均期望壽命85.64歲。孕產婦死亡率0,嬰兒死亡率1.54‰。
東部醫療中心二期、鹿萌兒童康復中心全面完工。建成省五級中醫館2家、五級中醫館建設單位1家。榮獲世衛組織“健康城市創新發展獎”。優化“一老一小”服務保障,提前一年實現“十四五”千人托位數4.5個的規劃目標。
社會用電
全社會用電量300.39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8.4%。其中,工業用電量202.79億千瓦時,增長6.4%;城鄉居民用電量39.10億千瓦時,增長17.5%。全社會用電最高負荷582.36萬千瓦,比上年增長10.6%。
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258項治氣工程、106項治水工程,形成53個“無廢細胞”。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82.5%,PM2.5平均濃度29微克/立方米。10個國省考斷面水質優Ⅲ比例90%,優II比例60%、達“十四五”以來最好水平,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99.25%。全年完成“昆小薇”項目70個、口袋公園50個。全年新增改造綠地338.4萬平方米。累計建成面積超5000平方米的公園綠地272個,建成區綠地率41.79%,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5.06平方米。新增海綿城市項目200個,新增海綿城市建設面積8.54平方公里,昆山市入選“中國海綿城市典范”。
安全生產
全年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為0.001。推動300家企業完成安全生產三級標準化創建。深入推進安全生產“六化”建設和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整治隱患34萬條。完成蘇州、昆山、區鎮“三級掛牌”督辦重大隱患146項。
人民生活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146元,比上年增長4.6%。按常
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546元,增長4.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712元,增長5.5%。城鄉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1.78:1縮減至1.76:1。居民人均消費支出46628元,增長5.0%。其中,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51204元,增長4.3%;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34558元,增長7.5%。
社會保障
全年新增養老機構2家,新增床位503張。新建日間照料中心(助餐點)12家、綜合性養老服務中心1個,完成智慧養老院建設3家,完成適老化家庭改造1375戶。發放各類救助金2140.14萬元,發放困境兒童福利保障金和殘疾人兩項補貼保障金7204.49萬元。城鄉低保標準由1115元/月提高到1155元/月。城鄉居保基礎養老金695元/月,待遇水平位居全省第一。
全年新增住房公積金繳存單位12118家、新增繳存職工16萬人。年末住房公積金繳存人數79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7萬人。全年歸集住房公積金126.7億元,比上年增長8.7%。全年發放公積金貸款114億元,比上年增長81.4%;年末累計發放公積金貸款578.6億元。
注:1.本公報使用的數據為快報數,最終數據以統計年鑒為準。
2.衛生相關數據來自衛健委,最終數據以國家衛健委審核通過后為準。
3.地區生產總值及其分類項目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其他指標除特殊說明外,按現價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