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習近平同志寄予昆山“勾畫現代化目標”殷殷囑托15周年,是昆山撤縣設市35周年,也是昆山審計機關成立40周年,做好今年的審計工作至關重要。2024年昆山審計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全國、全省審計工作會議以及市委十四屆六次、八次全會和市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進促穩、先立后破,完整準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對審計工作的新要求,把握和運用好審計事業規律性認識,緊緊圍繞“四個走在前”“四個新”等重大任務,圍繞“123456”總體工作思路,深入開展研究型審計,以高質量審計服務地方高質量發展,為昆山凝心聚力打造中國式現代化的縣域示范,交出中國式現代化昆山新實踐高分答卷提供堅強審計保障。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全面強化黨的集中統一領導
深刻領會“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把黨的領導貫穿到審計工作全過程全領域,鞏固和深化審計管理體制改革成果。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審計工作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牢把握審計機關首先是政治機關的定位,堅持把學習貫徹黨的創新理論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引導審計干部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審計委員會決策部署深入思考、聯系實際、學深悟透,完整、準確、全面理解和落實黨對審計工作的部署要求,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構建集中統一、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審計監督體系,做到如臂使指、如影隨形、如雷貫耳。
二、認真開展市委審計委員會辦公室工作
認真履行審計委員會辦公室職責,做好組織協調、溝通聯絡、調查研究等工作。按照昆山市委部署,做好市委審計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召開相關工作。強化重大事項報告制度,向市委審計委員會匯報2023年度審計綜合情況、財政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及自然資源資產審計情況、審計發現問題整改情況、2024年度審計項目計劃草案等。推動市委審計委員會出臺《關于貫徹落實蘇州市委審計委員會<關于貫徹落實《中共江蘇省委審計委員會推進新時代審計工作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的實施意見>的實施方案》《昆山市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反饋工作管理辦法(試行)》等文件,并做好上級審計委員會會議精神的貫徹執行。
三、進一步發揮審計監督職能
圍繞持續推動重大政策措施落地見效,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權力規范運行和責任落實等重點開展審計監督。經《江蘇省審計廳關于蘇州市及所轄縣(市、區)2024年度審計項目計劃的批復》同意,全年確定審計項目24項,其中:財政審計3項,固定資產投資審計2項,民生審計7項,資源環境審計1項,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10項,國有企業審計1項。
1.高質量推進審計全覆蓋。緊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找準審計監督的切入點。聚焦財政資金流向,努力覆蓋財政資金管理使用的關鍵環節,促進加強財政資源統籌,保障財政資金安全運行、提質增效。深刻把握發展新質生產力目標任務,重點關注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培育、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等方面的政策落實、項目實施管理和效果等情況。聚焦防范各類風險隱患,常態化關注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化解、國有企業重大投資情況,推動完成隱性債務化解目標任務,規范融資平臺公司管理。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對教育、醫療、出行、文旅、就業、基層治理等領域的審計力度,嚴肅揭示侵害群眾切身利益的違法違紀問題,努力“讓昆山人民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美好愿景照進現實。聚焦規范和制約權力運行。加大對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領域的審計力度,教育引導領導干部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
2.持續強化審計整改督查。持續發力抓好審計整改“下半篇文章”,進一步落實《昆山市審計整改工作實施辦法》《關于建立健全審計查出問題整改長效機制的實施意見》等要求,履行市審計整改督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責,深化三張清單“對賬銷號”制度、聯合跟蹤督查制度,對上年度審計問題整改類型進行劃分,明確對賬銷號的認定標準等,把牢銷號關口,夯實被審計單位整改主體責任、壓實主管部門監督管理責任。通過昆山審計整改管理系統對已整改到位的予以銷號,逾期未整改的通過開展現場督察、發函提醒、聯合主管部門開展整改回頭看等形式督促整改,尚未整改但仍在整改期限內的定期組織整改進度復核,并按照《昆山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審計查出問題整改工作的監督辦法》要求,向人大常委會報告審計整改情況,打通審計監督“最后一公里”。
3.主動融入大監督體系。堅持共享共通,構建上下協同、橫向協作、內外協調的監督格局。深化“紀巡審”聯動,全力完善會商協商機制,全面細化聯動實施細則,形成發現問題、整改問題、完善制度的全鏈條閉環。深化“朋友圈”整改共督,聯合成員單位力量,匯聚人大監督、財會監督、輿論監督、檢察監督、統計監督等合力,結合“1+7”工作清單要求出實招過硬招。深化“內部審計”補位機制,加強對內部審計計劃安排和審計重點的指導,努力讓內部審計成為推進審計全覆蓋的有效助力,不斷推進內部審計成果轉化為管理改進和風險防范的動力。
四、持續加強大數據審計
樹立“科技強審”理念,大力推進大數據審計應用工作,強化信息化平臺建設,通過創新組織模式、強化大數據審計思維等方式拓展大數據應用的廣度深度,進一步提高審計工作質量和效率。一是進一步加強“金審工程”三期應用。以省廳“金審工程”三期為契機,充分運用成果利用子系統,及時全面反映審計發現問題和審計成果,不斷增強利用信息化技術審計查核問題的能力。二是進一步加大信息化平臺建設。建設國有企業“三庫”,即“政策庫”“信息庫”“計劃庫”,全面梳理國有企業政策制度和頂層設計,充分掌握國有企業組織架構、財務、歷年審計和整改情況,有效實現市屬國企審計全覆蓋。開發昆山市屬國有企業數據展示平臺,建立市屬國有企業基礎審計信息展示渠道,實現審前對被審計單位“精準畫像”,提前把握審計重點和方向。三是進一步探索大數據審計應用。積極探索多種大數據審計方式方法,強化數據分析平臺應用,利用“雙主審、雙方案”的審計組織方式,健全數據分析團隊“1中心”響應“N審計組”線上線下有機融合的工作機制,構建“總體分析、發現疑點、分散核實、系統研究”的數字化審計模式。積極研究無人機、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方法,開展與人工智能技術充分融合的審計工作,優化審計流程,提高審計工作效率與質量。四是進一步加強網絡安全建設。健全完善網絡與數據安全管理制度,加強網絡安全技術防護,提升網絡安全應急處理能力。
五、積極推進研究型審計工作
認真落實省審計廳“強研究、提質效”行動部署,結合《昆山市審計局關于印發<審計工作質效全面提升行動計劃方案>的通知》,堅持走研究型審計之路,樹立“凡審計必研究、無研究不審計”的理念,將研究貫穿于審計工作全鏈條、落實到各環節,推動審計對象發展沿革、業務背景、財務收支的研究,與審計立項、審計問題、審計建議的研究深度融合,圍繞“政治—政策—項目—資金”主線謀劃實施項目,強化穿透式審計,把問題審深審透,提高審計監督的精準性和有效性,圍繞“資金—項目—政策—政治”主線分析揭示問題、提出建議。不斷完善全面推進研究型審計的工作機制,準確把握審計全覆蓋的本質要求,完善審計項目庫,探索實施中期計劃管理,有計劃、有步驟地拓展審計的廣度和深度,不斷完整全面推進研究型審計的工作機制,通過加強項目立項研究、審計實施研究、成果運用研究,推動理論研究與審計實踐相結合,利用編制經濟責任審計中長期規劃、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反饋、經濟責任審計結果運用等舉措串聯審前、審中、審后全過程各環節,做到以研促審、研以致用,不斷推進研究型審計走深做實。
六、努力打造高素質專業化審計隊伍
審計干部隊伍是推動新時代審計事業發展核心力量。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提高審計黨建質量,推動黨建和業務相融相促。堅持以審計精神立身,以創新規范立業,以自身建設立信,不斷提升政治能力,夯實專業能力,培養職業精神。堅持以用為本,以用促學,以學強用,進一步實施年輕干部“乘風破浪”素能提升計劃,鍛造好“妙筆生花”“數審未來”兩支隊伍,讓每一個審計干部都成為“站位準確、紀律嚴明、業務突出、文字出彩、技術過硬”的審計尖兵。堅持嚴管與厚愛結合、激勵與約束并重,從嚴教育、管理和監督審計干部,打造經濟監督“特種部隊”,守護好“國家審計”金字招牌。依托昆山審計機關成立40周年主題系列活動,增加審計人員的榮譽感和使命感,為審計工作凝心聚力鑄魂。
七、相關要求
1.明確工作職責。2024年度重點工作任務實行分管領導領辦制和科室負責制,各項重點任務分解落實到相關科室、具體責任人,各分管領導要親自抓部署,重點抓落實,科室負責人要積極推進,保質保量完成任務。
2.明確監督考核。2024年重點任務確定后,將進行任務分解落實,局辦公室明確專人負責督促,對重點任務推進情況實施動態管理、定期通報制度。局長辦公會議專題聽取相關工作落實情況。
3.明確獎懲措施。將重點工作任務完成情況納入年度績效考核范圍,對于工作推進不力、脫幅較大的科室和責任人進行通報批評、責令整改。對因主觀不作為、重點工作未按規定時間完成的科室和責任人,將追究相關科室和責任人的責任。對完成情況較好、成效明顯的科室和責任人,在全年各類評優評先考核推薦中優先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