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ii8ek"><source id="ii8ek"></source></nav><center id="ii8ek"><code id="ii8ek"></code></center>
  • <cite id="ii8ek"><tbody id="ii8ek"></tbody></cite>
  • 首頁 / 信息公開 / 重點公開領域 / 規劃計劃

    kss622/2024-00043
    科教文衛通知
    昆山市人民政府
    2024-05-15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昆山市實施“八大工程”全面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的通知
    昆政辦發〔2024〕33號
    有效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昆山市實施“八大工程”全面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的通知

    時間: 2024-05-15 17:02 訪問量:
    【字體:

    昆山開發區、昆山高新區、花橋經濟開發區、旅游度假區管委會,各鎮人民政府,市各委辦局、各人民團體、各直屬單位:

    《昆山市實施八大工程全面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已經市委第114次常委會會議、市政府第55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昆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4514       

        (此件公開發布)


    昆山市實施“八大工程”全面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全國兩會精神,加快落實《蘇州市實施八大工程全面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加快培育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的新質生產力,結合我市工作實際,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蘇以及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按照市委、市政府總體要求,聚焦“2+6+X”新興產業布局和“4-1050”體系,強化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對接,加快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為我市打造中國式現代化的縣域示范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2026年,全市科技創新能力和產業硬核實力取得顯著進展,體系化創新能力和整體效能大幅提升,力爭主要科創指標再上新臺階。

    ——企業創新能力顯著增強。2026年,全市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建設實現動態全覆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突破400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100家,新引進科技招商項目不少于3000項。

    ——產業創新水平大幅提升。2026年,“2+6+X”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水平明顯提升,全社會研發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4%,技術合同成交額達150億元,萬人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50件。

    ——高端要素集聚配置能力顯著增強。2026年,國家級技術創新中心、重點實驗室等重大創新平臺實現零的突破,新增頂尖人才(團隊)項目不少于10項、創新創業領軍人才超600

    ——創新創業生態更加優化。2026年,高水平建設運營特色專業創新園區50個以上,累計認定各級各類科創載體250家(其中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5每年新增科創載體面積超100萬平方米,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企業超5000

    二、重點任務

    (一)創新企業培育壯大工程

    1. 2026年目標

    構建企業為主體的創新體系為導向,著力做強存量、做大增量、做優標桿,全面提升企業技術水平和發展質態,打造新型工業化發展的主力軍。到2026年,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數超4500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突破400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100家,獨角獸培育企業超40家,上市企業達54家,新招引科技招商項目超3000個,建設特色專業創新園區50個以上,新增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5家。

    2. 重點工作

    1)加快創新主體培育。做強中小微企業,強化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鼓勵龍頭企業聯合中小企業承擔重大科技項目,建立大企業開放創新中心,帶動中小企業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培優高成長企業,完善全鏈條科創企業培育體系,推動高新技術企業、瞪羚企業、獨角獸培育企業專業化、特色化發展,建設一批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鍛造旗艦型企業,深入實施科技企業上市行動,搭建科技企業與金融機構對接平臺,推動優質企業上市融資、做大做強。(責任部門:市科技局、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金融辦,各區鎮)

    2)加快科技企業招引。完善“2+4+5”科技招商工作體系,建強專職科招隊伍、加強專項政策保障、布局特色載體支撐、優化考核激勵辦法、升級項目管理平臺,加速招引一批科技企業、科技人才和創新平臺項目。優化全球化科技招商網絡,支持工研院、各區鎮在先進地區設立科技招商聯絡站,在歐美、日韓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布局海外離岸創新中心,面向全球開拓項目源。構建多元化科技招商模式,持續加強平臺招商、活動招商、大賽招商、基金招商、載體招商,推動優質科技招商項目加速落地。(責任部門:市科技局、市創控集團、市工研院,各區鎮)

    3)加快科創載體建設。按照一特三提升要求,積極推進全市工業園區加快轉型,健全科技基礎設施和技術服務體系,配置完善雙創空間、公共服務平臺等專業載體,促進科技資源共享共用,加快打造一園一品的特色專業創新園區。按照產業園就是產業鏈、上下樓就是上下游理念,深化實施《昆山市科創載體高質量發展三年規劃》,布局建設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特色專業創新園區載體鏈條。聚焦重點產業領域,鼓勵龍頭企業建設大企業孵化器,支持科研機構、優質運營機構建設面向未來的孵化器,遴選培育一批標桿孵化器,帶動全市孵化器向精準服務、孕育產業、厚植生態轉變。(責任部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各區鎮)

    (二)產業技術攻堅突破工程

    1. 2026年目標

    圍繞主導產業做大做強、支柱產業提質升級、未來產業加快發展目標,著力打通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全鏈條創新體系,探索面向國際實施揭榜掛帥項目,推動創新與產業深度對接,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到2026年,新增技術攻關項目300項,累計培育創新聯合體50家,力爭全社會研發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4%

    2. 重點工作

    1)強化產業關鍵技術攻關。編制產業技術攻關清單,瞄準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及綠色低碳、大健康四大主導產業,面向人工智能元宇宙、低空經濟、信創安可等領域,加強產業分析研判,凝練形成前沿技術、顛覆性技術、關鍵共性技術清單。實施國際化揭榜掛帥項目,根據技術清單發布項目指南,面向全球揭榜掛帥,支持企業牽頭承擔重大科技專項,加快突破制約產業發展的技術瓶頸,對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江蘇省科學技術獎的單位給予獎勵。(責任部門:市科技局、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各區鎮)

    2)強化關鍵技術協同攻關。構建多層次技術攻關體系,實施新一輪祖沖之攻關計劃,積極推廣揭榜掛帥”“賽馬制等攻關機制,采用重點項目、面上項目等方式分類組織實施,舉全市之力開展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強有組織的科研計劃,深化實施《昆山市創新聯合體建設實施意見》,支持行業領軍企業牽頭建設一批高水平創新聯合體,以關鍵技術突破和產業鏈條延伸為重點凝練技術攻關任務,合力攻克一批卡脖子技術,引領帶動整體產業技術創新。(責任部門:市科技局、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各區鎮)

    3)強化公共服務平臺支撐。加快平臺資源的統籌管理,堅持開放共享,避免重復建設,對各類平臺進行全面梳理,支持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緊密合作,加快構建綜合性專業技術服務平臺。提升完善現有平臺功能,建強維信諾蒸鍍OLED顯示創新平臺、華測新藥臨床前研究等平臺功能。圍繞產業需求布局新平臺,聚焦元宇宙、綠色低碳、人工智能等領域,布局研發、中試、產業化等平臺,強化產業創新支撐能力。(責任部門:市科技局、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各區鎮)

    (三)科技戰略平臺能級提升工程

    1. 2026年目標

    堅持平臺賦能產業,統籌配置創新資源。到2026年,深時數字地球國際大科學計劃、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開放創新平臺等國家級平臺集聚效應充分釋放,全力爭取國家級技術創新中心、重點實驗室等重大創新平臺實現零的突破。

    2. 重點工作

    1)構建高水平實驗室體系。完善昆山蘇州三級實驗室梯次培育模式,動國重圣堯依托上海交通大學金屬基復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參與新一輪全國重點實驗室重組;支持昆山工研院烏先進材料研究院爭創科技部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圍繞裝備智造、新型顯示等領域,加快籌備省級重點實驗室。聚焦集成電路、材料檢測等領域,布局建設蘇州市重點實驗室。深化實施清華大學未來產業協同創新專項,聯合清華大學未來實驗室開展未來產業前沿領域研發攻關,探索建設陽澄湖未來實驗室。(責任部門:市科技局、市工研院,各區鎮)

    2)構建高質量重大科研設施。服務保障深時數字地球國際大科學計劃總部建設,聚焦重大科學研究、成果應用轉化主攻方向,規劃建設科學園區,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地球科學中心。充分釋放國家超級計算昆山中心、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開放創新平臺等平臺作用,探索構建標準化模塊化的數據開放共享模式,為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提供強力支撐。(責任部門:昆山高新區,市科技局)

    3)構建高能級技術創新平臺。加快創新中心建設,鼓勵中科可控積極爭創國家自主軟硬件協同計算技術創新中心,突破高性能計算芯片、存儲等核心元器件技術,實現我市國家技術創新中心零的突破。持續提升江蘇省未來膜技術創新中心創新能力,推動中心加快集聚科研成果、搭建研發平臺、組建膜產業人才團隊,通過技術創新、技術轉化、技術服務,輻射帶動上下游產業鏈式發展。(責任部門:昆山開發區、昆山高新區,市科技局)

    (四)高水平大學建設高峰工程

    1. 2026年目標

    充分發揮昆山杜克大學國際合作教育樣板區帶動效應,積極推動在昆高校緊貼發展所需深化基礎研究、加強學科建設、推動產教融合、校企融合,增強高校對產業科技創新發展的引領力和支撐力。到2026年,新增高校實驗室3家,推動高校研發投入年均增速達15%

    2. 重點工作

    1)加速基礎研究投入。鼓勵在昆高校聚焦產業所需深化基礎研究,支持昆山杜克大學積極布局江蘇省、蘇州市重點實驗室,進一步加大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前沿研究的投入力度。試點實施青年科學家計劃,探索對組織實施高效、高質量完成任務的優秀青年科研團隊進行接續支持,加快建設一支高水平基礎研究后備人才隊伍。(責任部門:市教育局、市委人才辦、市科技局、市杜克中心)

    2)加速一流學科建設。鼓勵昆山杜克大學、蘇州大學應用技術學院等在昆高校根據產業導向優化學科設置,創造優質科技成果,暢通轉化輸出高質量產業渠道。實施昆山杜克大學卓越學者計劃,吸引集聚一批能夠承接重大任務、取得尖端成果、做出卓越貢獻、形成塔尖效應的頂尖人才,加快建設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頂尖學科。實施昆山雙創人才計劃杜克大學專項,著力引進一批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領軍人才,為學科建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責任部門:市教育局、市委人才辦、市科技局、市杜克中心)

    3)加速校企融合發展。協同推進產教深度融合,支持在昆高校院所與龍頭企業、創新型企業、行業協會等聯合設立各類產教融合人才培養基地,加快培養產業發展急需的高技能人才,支持有條件的高校建設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以我市產業需求為導向,深化與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中科院微電子所等高校院所合作,加快推進北京大學昆山概念驗證中心、昆山廈大創新中心等校地成果轉化合作中心建設,常態化組織產學研對接活動,加快推進高校院所成果在昆轉移轉化。(責任部門: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各區鎮)

    (五)創新創業人才集聚工程

    1. 2026年目標

    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迭代升級人才政策,增強競爭力。加快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全方位加強對基礎研究、成果產業化、重大技術攻關領域人才團隊支持。到2026年,新增創新創業領軍人才超600人、頂尖人才(團隊)項目不少于10項,累計認定各級雙創人才(團隊)1700人,省級以上雙創人才(團隊)400名。

    2. 重點工作

    1)加大頂尖人才引育。深入實施昆山市頭雁人才計劃、昆山杜克大學卓越學者計劃等頂尖人才政策,積極發揮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等平臺作用,加快引進世界一流科學家和創新團隊。優化項目評審模式,針對重大團隊項目、海外人才項目,試行未落戶先評審機制,精準引進海內外院士、學術帶頭人、領軍型科技企業家等關鍵少數(責任部門:市委人才辦、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杜克中心、市工研院,各區鎮)

    2)加大科技人才匯聚。升級人才政策體系,修訂完善昆山雙創人才計劃、頭雁人才計劃,優化項目類別設置和項目評價機制,完善項目管理流程,提高政策實施效率。推行人才舉薦制”“以賽代評做好高水平創業大賽與人才計劃的貫通認定,創新支持創業領軍人才孵育項目,做大高層次人才項目蓄水池用好活動聚才”“高校吸才”“海外攬才”“以才引才”“市場獵才”“企業薦才等招才引智渠道,加大創新創業人才招引力度,提升高層次人才培養成效。(責任部門:市委人才辦、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科創發展服務中心,各區鎮)

    3)加大人才服務供給。圍繞縣域人才友好型城市打造,全面統籌集聚服務資源,構建全周期人才服務體系,不斷深化人到蘇州必有為 才來昆山更精彩人才工作品牌。常態化開展人才科創企業專項服務月活動,深化“5A”級人才科創服務機制,為人才科創企業開展政策宣講、項目路演、投融資對接等專業服務。優化科創人才醫療保障、子女入學、貢獻獎勵等特色服務,完善學校、醫院、商圈、文體生活圈等配套,深入推進“1+4+X”高品質人才社區建設,營造宜居宜業宜創環境。(責任部門:市委人才辦、市人社局、市資規局、市衛健委、市科創發展服務中心、市金融辦、市工研院、市人力資源市場,各區鎮)

    (六)創新成果轉化加速工程

    1. 2026年目標

    以需求為牽引、產業化為目的,建立成果轉化供需對接清單機制,育強創新主體和轉化主體,強化中試孵化、對接交易、載體支撐,推動科技成果變為產品、商品。到2026年,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建設實現動態全覆蓋,技術合同成交額150億元,萬人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50件。

    2. 重點工作

    1)推進研發機構賦能產業。實施《昆山市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全覆蓋三年行動方案》,設立市級研發機構建設專項,支持企業布局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平臺。推動外資及港澳臺企業在昆設立實體化研發創新中心、內部獨立研發部門,與高校、科研院所共建技術中心、檢測中心、設計中心、中試基地等研發機構。建立以服務產業為導向的新型研發機構績效評估體系,引導超精密加工技術研究所等研發機構與企業需求對接,提供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合同科研、成果轉化、科技金融等服務。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強化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企業研發費用獎補等政策宣傳,推動惠企政策應享盡享(責任部門:市科技局、市委臺辦、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商務局、市稅務局,各區鎮)

    2)推進科技成果高效轉化。深化實施祖沖之攻關計劃,鼓勵企業發布科技創新需求清單,壯大專業技術經紀人隊伍,提升創新成果轉化落地效率。優化驗證中試孵化融合鏈條,建設一批概念驗證中心、中試工程化服務平臺、科技公共服務平臺等成果轉化平臺,搭建一批示范運用場景,探索科技成果沿途下蛋高效轉化機制,推動更多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加快創新產品應用推廣,完善創新產品采購制度,發揮政府采購示范帶動作用,促進創新產品規模化應用。(責任部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工研院,各區鎮)

    3推進知識產權體系建設。建設昆山市知識產權一站式服務中心,完善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體系支持科技企業優化知識產權布局,聯合高校院所、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建設高價值專利培育中心,在關鍵技術領域開展發明專利布局。引導科技企業強化知識產權資產管理,大力開展知識產權運營,加快自主知識產權轉化實施。夯實知識產權保護機制,打造事前+事中+事后全鏈條知識產權保護法律服務體系,設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工作站和聯絡點,對科技企業知識產權糾紛給予維權援助。(責任部門:市市場監管局、市科技局、市司法局,各區鎮)

    (七)科技金融賦能助力工程

    1. 2026年目標

    以科創需求為導向,突出金融供給側精準發力,構建多層次、高效率、全覆蓋的科技企業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實現科技產業金融深度融合。到2026年,昆山天使投資基金累計投資項目超40項,全市集聚一批高能級風投產投基金,科技創新基金矩陣基本形成。

    2. 重點工作

    1)構筑科創資本服務鏈。用好昆山天使投資基金,發揮產業資本中心鏈接創投、風投機構資源優勢,以投帶引吸引更多優質科創項目落地。強化市域股權投資的統籌發展,加快形成市區(鎮)聯動的股權投資模式,形成覆蓋科技企業全生命周期的股權投資體系,撬動更多社會資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責任部門:市金融辦、市創控集團、市工研院,各區鎮)

    2)構筑科技金融服務鏈。積極推廣科創指數貸,鼓勵銀行機構在昆設立科技金融專營機構,圍繞創新全周期為企業提供多元化金融產品。鼓勵企業上市融資,分層分類支持高成長科技企業赴境內外多層次資本市場上市發展。加強投貸聯動”“保貸聯動等聯動創新,為科技企業提供靈活的股權資金、應急轉貸、融資擔保等組合式融資服務。(責任部門:市金融辦、市科技局)

    3)構筑科技金融產品鏈。發揮綜合風險池效用,引導銀行等金融機構開發專項產品、提供融資服務。積極釋放昆科貸”“昆育融等科技金融產品效用,探索研發高企貸”“科技成果轉化貸等新型科技金融產品。優化科創信貸模式,探索傳統抵押物之外的新型抵押模式,完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服務。(責任部門:市金融辦、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市場監管局)

    (八)開放創新合作拓展工程

    1. 2026年目標

    樹立全球視野,提高開放合作水平,加快集聚全球創新資源,增創昆山開放創新新優勢。到2026年,昆山上海科技創新券兌現金額達2000萬元,新建臺資研發機構300家,新增國際科技合作項目6項。

    2. 重點工作

    1)深化長三角科創共同體建設。推進區域協同創新,積極建設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環太湖科創圈,提升長三角區域創新輻射帶動力。推進技術聯合攻關,探索跨區域、跨領域協同攻關機制,推動深時數字地球研究中心、昆山超算中心、江蘇省未來膜技術創新中心等與各地重大科創平臺全面深化合作。支持科技型領軍企業、高校院所參與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聯合攻關計劃,促進產業鏈創新鏈高效協同。推進要素互通共享,深化與上海紫竹高新區在載體搭建、成果轉化等方面合作,強化昆山上海科技創新券通用通兌,推動創新要素跨區域自由流動、高效配置。(責任部門:市科技局、市發改委,各區鎮)

    2)深化對臺科技合作與交流基地建設。充分發揮昆山試驗區平臺和部省際聯席會議機制作用,深化對臺科技合作與交流基地建設,支持在昆臺資企業聯合重點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實驗室等研發平臺或在昆設立臺資研發機構、研發總部。聚焦新材料、生物醫藥、醫美康養等領域,引進更多科技含量高、產品附加值高的項目。強化與科技部海峽兩岸科技交流中心合作,搭建兩岸中青年科學家交流平臺、建設兩岸民間科技創新服務聯盟等,聯合開展祖沖之π計劃科技交流等品牌活動。依托昆山金融改革試驗區,以兩岸金融創新合作為切入點,吸引臺資金融機構集聚昆山、服務科技企業。(責任部門:市科技局、市委臺辦、市發改委、市商務局、市金融辦,各區鎮)

    3)深化全球創新網絡建設。深化一帶一路科技合作,發揮對俄科技合作基地聯盟、一帶一路昆山國際先進技術研究院作用,高效運作俄羅斯鮑曼技術大學昆山創新中心等平臺。放大白俄羅斯國立工業大學昆山創新創業基地、昆山國際技術轉移中心等平臺作用,加快集聚海外高端智力資源。強化重點國別科技合作,依托日本工業園、德國工業園、西班牙工業園等載體,建設一批國際化科技合作平臺。推動企業走出去,鼓勵企業建立海外研發機構、海外協同創新中心、海外離岸孵化器。(責任部門: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工研院,各區鎮)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建立昆山市創新工作例會機制,定期研究重大事項、重要工作,及時協調解決重大問題。各區鎮和相關部門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圍繞目標任務,抓好具體工作落實。

    (二)完善支撐體系。優化政策體系,制定專項扶持政策,形成全市“1+X”的政策體系。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探索+”“先投后股支持方式,重點保障重大項目、重大載體、重點人才的資金需求。

    (三)深化任務督導實行掛圖作戰模式,對照目標任務開展動態跟蹤,定期通報任務完成進度。強化市區(鎮)溝通銜接,加大對相關領域重點難點問題的協調推進力度,將相關指標納入全市高質量考核體系。

    (四)營造宣傳聲勢做優昆山創業周、祖沖之杯昆山創新創業大賽等品牌活動,廣泛宣傳科技創新先進經驗、創新做法,持續營造創新創業濃厚氛圍。

    附件:昆山市實施八大工程全面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三年行動計劃指標體系


    附件

    昆山市實施八大工程全面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三年行動計劃指標體系

    序號

    一級指標

    二級指標

    2024

    預期目標值

    2025

    預期目標值

    2026

    預期目標值

    牽頭單位

    備注

    1

    創新主體

    科技型中小企業數

    (家)

    4000

    4250

    4500

    科技局

    年度數據

    2

    高新技術企業數

    (家)

    3300

    3600

    4000

    科技局

    累計數據

    3

    上市企業數

    (家)

    50

    52

    54

    金融辦

    累計數據

    4

    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

    (家)

    70

    85

    100

    工信局

    累計數據

    5

    新增科技招商項目

    (個)

    1000

    1000

    1000

    科技局

    年度數據

    6

    創新載體

    國家級技術創新中心、重點實驗室(家)

    0

    0

    1

    科技局

    累計數據

    7

    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

    (家)

    13

    14

    15

    科技局

    累計數據

    8

    特色專業創新園區

    (家)

    30

    40

    50

    工信局

    累計數據

    9

    科創載體面積

    (萬平方米)

    900

    1000

    1100

    科技局

    累計數據

    10

    創新成果

    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

    85

    100

    100

    科技局

    累計數據

    11

    技術合同成交額

    (億元)

    130

    140

    150

    科技局

    年度數據

    12

    萬人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

    (件)

    45

    47

    50

    市場監管局

    年度數據

    13

    創新人才

    國家級重大人才

    (人)

    25

    25

    25

    人才辦

    科技局

    工信局

    年度數據

    14

    新增各級創新創業領軍人才

    (人)

    200

    200

    200

    人才辦

    科技局

    工信局

    年度數據

    15

    外國高端人才數

    (人)

    560

    580

    600

    科技局

    累計數據

    16

    創新投入

    全社會研發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

    3.85

    3.9

    4

    科技局

    統計局

    年度數據

    17

    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企業數(家)

    4600

    4800

    5000

    科技局

    稅務局

    年度數據


    相關附件: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相關信息

    www.午夜精品,日韩精品欧美高清区,全部免费国产潢色一级,韩国亚洲伊人久久综合影院
  • <nav id="ii8ek"><source id="ii8ek"></source></nav><center id="ii8ek"><code id="ii8ek"></code></center>
  • <cite id="ii8ek"><tbody id="ii8ek"></tbody></cite>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视频| 黄色免费网址大全| 老司机成人精品视频lsj| 日韩美女va毛片在线播放| 国产老妇伦国产熟女老妇高清| 免费看美女被靠到爽的视频| a在线观看网站| 法国性经典xxxxhd|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喊人人爽| 老司机带带我懂得视频| 天堂影院www陈冠希张柏芝| 免费的a级毛片| 777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波多野结衣电车痴汉| 天堂8中文在线最新版在线| 亚洲午夜电影在线观看| 调教奴性同桌h|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av中文| 亚洲国产日韩精品| 草莓视频色版在线观看| 天堂…在线最新版资源| 亚欧洲精品bb| 精品欧美高清不卡在线| 国产美女精品视频| 久久国产一久久高清| 百合潮湿的欲望| 国产真实乱系列2孕妇| 中文免费观看视频网站| 男人边吃奶边激烈摸下面的视频 | 激情图片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电影| おきた冲田あんずなし杏梨| 男人肌肌捅女人肌肌视频| 国产激情自拍视频| 一级一黄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欧美成人aaa大片| 四虎免费在线观看| 18岁大陆女rapper欢迎你| 无毒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福利片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