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開發區、昆山高新區、花橋經濟開發區、旅游度假區管委會,各鎮人民政府,市各委辦局、各人民團體、各直屬單位:
《昆山市科技招商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已經市委第114次常委會會議、市政府第55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昆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4年5月14日
(此件公開發布)
昆山市科技招商三年行動計劃
(2024—2026年)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全國兩會精神,根據《蘇州市科技招商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關于加快推進全市科技招商工作的實施意見》相關文件精神,進一步完善全市科技招商工作體系,提高科技招商工作水平,加強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2+6+X”新興產業布局和“4-1050”體系,不斷強化科技招商在推動科技創新、優化產業結構、布局未來方向的強引擎作用,著力構建更加精準高效的科技招商機制,著力營造更具吸引力的創新創業生態,加速集聚全球優質科創資源,因地制宜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為我市打造中國式現代化的縣域示范提供有力支撐。
力爭至2026年,全市形成管理模式更加高效、科招隊伍更加專業、招引機制更加靈活、服務企業更加精準、激勵機制更加有力的科技招商工作體系,舉辦創新創業大賽超100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超1000家,新增科創載體超300萬平方米,新引進科技招商項目超3000個,開展科技招商活動超600場,新引進創新創業領軍人才超600人。
二、重點任務
(一)瞄準重點招引方向,推動科技招商擴面提質
1. 吸引集聚一批高層次科技人才項目。依托國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昆山杜克大學平臺作用,吸引一批“高精尖缺”人才。深入實施昆山市“頭雁人才”計劃、昆山杜克大學卓越學者計劃等頂尖人才政策,靶向引進海內外院士、學術帶頭人、領軍型科技企業家等“關鍵少數”。充分發揮本級雙創人才計劃支撐作用,通過設立創業孵育和未落戶項目,充分賦能科技招商工作,加大科技人才項目引進力度。至2026年,新增頂尖人才(團隊)10項、各級雙創人才計劃600項。
2. 加速引育一批高水平科技產業項目。聚焦產業鏈“補鏈、強鏈、固鏈、延鏈”,精準招引一批產業適配度高、創新能力強、發展前景好的科技產業項目。聚焦產業鏈關鍵技術突破,支持龍頭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實施高新技術企業三年行動計劃,持續壯大以高新技術企業為主體,以“專精特新”企業、瞪羚企業和“獨角獸”培育企業為標桿的科技企業梯隊。至2026年,全市新增創新聯合體30家、高新技術企業超1000家。
3. 聚力打造一批高能級創新平臺項目。釋放深時數字地球國際大科學計劃、國家超算中心等重大創新平臺集聚效應,吸引一批創新型企業。加快建設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開放創新平臺,推動省未來膜技術創新中心爭創國家級創新平臺,以優質公共服務加速科技招商項目落地。充分發揮北京大學昆山概念驗證中心、西交大昆山創新中心、廈大昆山創新中心等協同創新平臺作用,推動科技成果來昆轉移轉化。至2026年,新增協同創新平臺5家,實現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省重點實驗室等重大平臺零的突破。
(二)實施伙伴協同計劃,構建科技招商多元模式
1. 開展體系化產業分析研判。瞄準與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等主導產業發展緊密相關的關鍵環節、重點和空白領域、薄弱環節以及未來爆發點,滾動編制產業鏈上中下游關鍵環節科技企業招引清單,按圖索驥開展重點企業招引。聚焦元宇宙及人工智能、低空經濟、醫美與醫療器械等重點優勢產業鏈,組織開展產業發展趨勢、科技創新前沿技術和顛覆性技術研究分析,加強新領域新賽道研究與布局。圍繞全市產業定位,支持區鎮立足自身優勢,布局細分產業領域和招商主攻方向,形成全市科技招商差異化發展。至2026年,完成10條重點優勢產業鏈招商圖譜編制。
2. 布局全球化科技招商網絡。做強科技招商“橋頭堡”,支持工研院、各區鎮在歐美、日韓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布局海外離岸創新中心,加速海外項目引進。做優科技招商“聯絡站”,赴上海、深圳、廣州、西安等地開展科技招商推介活動,不斷擴大科技招商聯絡站布局范圍,提升資源對接成效。做大科技招商“朋友圈”,面向國內外招募一批投融資機構、海外社團組織、校友會、科技載體平臺等招才引智合作組織,強化創新資源導入。至2026年,新增海外離岸創新中心5家、引進招才引智合作組織超100家。
3. 打造品牌化科技招商活動。強化活動引才,堅持“走出去+引進來”相結合,持續辦好昆山創業周、清華大學“昆山周”、祖沖之攻關計劃“百校群英薈”等品牌活動,打造科技招商強磁場。強化大賽引才,辦好祖沖之杯、夏駕河杯、智匯陽澄湖等創新創業大賽,積極參與“贏在蘇州、創贏未來”全球科技創業大賽,通過以賽代評方式引才聚才。強化基金引才,高效運作昆山天使投資基金二期,與社會金融資本建立聯動機制,通過“以投帶引”“以招促投”,發掘撬動項目招引。到2026年,組織舉辦創新創業大賽超100場、對接大賽優秀項目超1000個。
4. 搭建特色化載體招商方式。著力打響特色品牌,加快建設元宇宙產業園、先進計算產業園等一批高品質特色專業園區,形成“一園區一產業”精準招引模式。著力打響專業品牌,充分發揮銥工場、蒲公英、紫竹麥垛等優質科創載體資源優勢,招引一批科技招商項目。著力打響標桿品牌,遴選培育一批產業領域聚焦、專業能力凸顯、示范效應明顯的標桿科技企業孵化器,精心打造一批孵化器典型范例。高效運作全市科創載體熱力圖,實時跟蹤全市載體產業定位、承載容量、孵化能力,強化項目孵化空間保障。到2026年,新增科創載體300萬平方米以上,建設特色專業創新園區50個以上。
(三)優化科技招商體系,夯實科技招商工作基礎
1. 打造高效有為的工作體系。堅持全市科技招商“一盤棋”工作思路,明確全市科技招商年度目標任務,加快形成市級統籌、上下聯動、多方參與、合作共贏的工作格局。建立重大項目庫,針對重點項目在招引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問題,提交領導小組會議商議解決。建立項目跟蹤服務庫,對活動簽約項目、賽事獲獎項目等明確對接板塊,形成閉環式跟蹤對接,全力保障項目成功落地。
2. 健全統籌協調的管理機制。完善“2+4+5”科技招商體系,加快組建一支“懂科技、懂產業、懂企業”的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的隊伍。遴選一批企業專家、技術專家和投融資專家組成科技招商專家智囊團,精準把脈項目技術先進性、技術成熟度、產業化前景等。建立科技招商聯動機制,推動工研院通過資源導入、“資源導入+共建空間”“資源導入+共建空間+聯合基金”等方式,與區鎮建立靈活多樣的落地機制。
3. 構建快速精準的專業服務。高效運作科技招商全生命周期管理云平臺,實時跟蹤項目進展,動態掌握企業技術、投資等需求,為項目成長保駕護航。持續擦亮“昆如意”營商服務品牌,優化供給人才安居、子女入學、醫療保健等一站式服務,布局建設一批高品質人才示范社區、人才公寓,打造近悅遠來的創新創業首選地。建立科技招商專員常態化培訓機制,定期開展產業研討、實務培訓、現場調研等專題培訓,提升全市科技招商隊伍實戰化水平。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充分發揮市科技招商工作領導小組作用,研究部署全年科招重點任務及重大事項的組織協調。建立科技招商月度工作例會、季度工作通報會、半年度工作總結會制度,及時通報科技招商工作進展。
(二)強化政策保障。充分發揮頭雁人才、雙創人才、社會化引才政策疊加效應,通過未落戶先評定機制,提前鎖定優質科招項目。推進雙創人才與大賽的貫通機制,與區鎮聯動的孵育機制,建立更加開放、更加便捷、更大力度的人才政策體系。
(三)強化考核激勵。提高科技招商在高質量發展綜合考核中的比重,研究出臺科技招商項目評價標準,切實推動科技招商項目量質并舉。廣泛宣傳科技招商先進經驗、創新做法,營造爭先進位良好工作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