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為推動財政治理現代化建設,昆山市財政局以數字理念、數字方法、數字技術深度賦能財政管理改革,將數據共享、大數據分析、云平臺等技術手段與財政業務深度融合,為昆山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全面、快捷、高效的數字化支撐。
一、監督管理加“數”前行
建立特色化監測監控體系,引入個人收款人預警、敏感字預警、會議定點場所預警等7大類動態監控規則,優化判斷邏輯,強化問題核查,通過加強事前、事中財政監督,進一步規范預算執行。構建公物倉虛實雙倉,實現閑置資產信息的集中共享和資產調劑業務全流程線上辦理。建立并高效運作昆山市國有資產數字交易云平臺,創新“1元起拍”“陽光招租”等模式,提高資產處置效率、收益和透明度,累計成交額已達1.9億元,平均溢價率19.52%。開發上線國資在線運行服務平臺,規劃12個業務模塊,建立4大類53項監督規則,成功打造國資智慧監管大腦。
二、分析決策乘“云”而上
依托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開發多維度分析報表,逐步完成收支總覽、預算執行、非稅收繳、地方政府債務等數據分析應用及生成綜合查詢報表,為財政用戶和預算單位搭建“數據看板”,確保財政數據分析“有數可用”。綜合運用統計學等專業方法,結合人社、衛健等相關數據,深度挖掘剖析,形成具有前瞻性、決策參考價值的分析報告,為市委市政府科學決策提供參考。利用“陽光評審”系統的海量數據,基于項目建設成本進行大數據分析,推動構建全市統一、科學合理的建設標準體系,截至目前,教育、綠化、道路交通、老舊小區改造工程領域政府投資項目支出標準化改革先后在我市落地生效,相關工程建設單方成本壓降超過10%。
三、助企惠民提“智”增效
大力推進財政票據電子化改革,精心打造“智慧非稅+”征繳新模式,推動醫療繳費“一站式”、綜合執法“移動征繳”、教育繳費“智慧征繳”、不動產登記“稅費合繳”等一系列個性化的創新應用,為各領域提效、紓困、解難,截至目前,非稅系統線上支付為586萬人次提供便捷服務。依托“昆如意”企業服務樞紐平臺,“免申即享”新模式,目前,“免申即享”持續擴圍,實現方式在“直接兌現,免于申請”基礎上,增加“一鍵確認,免于填報”功能,惠企資金撥付“快速路”進一步提檔升級。在全省范圍內率先推進財政投資評審業務流程全電子化,簡化送審流程,實現送審單位“零跑腿”,大力提升項目基礎資料的規范化和安全性,有效促進數據資源共享,形成服務合力,成功完成從傳統“紙間”操作向便捷“指尖”服務的華麗蝶變。